刚拿到毕业证的那个下午,我花了四百多块把两箱衣服与一些证书和奖杯打包从南京发到了科一招,剩下的东西都塞进了一个小行李箱隔天陪着我坐上了前往北京的高铁,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似乎就剩下这么点东西了。

在车上,我一路眯着眼睛感受着自己离学校愈来愈远,回想起刚来南京的时候那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土狗,这四年里发生了太多事情了,以至于我在往前想高中的事情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记不太清楚。于是在来到北京的第一天我决定记录一下大学里认识的人和发生的事,所以这篇博客的创建时间是六月二十日,我刚来所里上班的第一天,但是直到第二年的春节假期才有时间花功夫开始落笔。

谨以此文,回忆我的大学生活。

好的回忆并不是人生故事,它应当窥探到你人生中某个有真实情感和真实经历的时期。试着缩小回忆的范围,最后展开来,本篇文章将回答这些问题:

  • 有哪些你无法回避的事情?
  • 你留下的哪些事?哪些人?
  • 有哪些事是你做过,但之后无法理解的?
  • 你有哪些后悔事,希望从没做过?
  • 你很自豪传承了什么身体特质?
  • 什么时候,你突然莫名感到同情?
  • 你有太多什么?
  • 什么时候,你知道自己陷入麻烦了?

有哪些无法回避的事情

我的大学

2017年的高考,我从东台市中学考入了南京工业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南工大不是一所特别好的大学,也部分因为此原因往往一些朋友问及我本科的时候我都有刻意回避,”南京的一所野鸡大学罢了,不值一提“,虽然一部分人以为我在开玩笑,但无奈就是事实,工大是南京的一所末流一本,也是当时南京唯一一所没有评上双一流的一本大学,这导致他的录取分数线在我念书的阶段一直在下滑(但是学校生化环材这些天坑专业实力倒是强的离谱)。

虽然南工大不够强,但是至少,我读了我喜欢的专业。回过头来我看那些在三年级了依旧还在较真高考分数的同学,往往没有在本科收获很多成果。所以,四年级的时候我在新生入学的讲话上给他们的第一个tips就是不要太在意自己的高考成绩了,有的人来这里是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有的人是发挥的好了,但我劝他们考完就应该让它过去,影响高考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智力、努力程度、家庭加的各种buff(各种辅导班、出身好带来的视野)等等都有关,能考上工大也是高考前10%,至少说明智力不是问题,那就可以了。当然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份安慰哈哈。

有哪些后悔的事

心有遗憾的爱情故事

其实是这一题本是答知乎问: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571234/answer/1747448224

前女友S是大学班上的团支书,北京人,不知道为什么高考志愿填到南京来读书,但是据她所说是为了换个地方体验一下生活。S在本科的时候受很多人喜欢,但是她的第一个男朋友(指在大学)不是我,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

如果要从大学开始之前网上聊天开始回忆,我还真的不太记得清很多细节了,所以就随便回忆吧…。首先,前女友S也不是我的初恋,我的初恋X是个和我一样的奋斗仔,刚刚在一起的时候她的GPA是软工专业的第一,我是电子专业的第一,天天都是学习局,X有个出国留学的计划,每周六还要去珠江路上托福培训班,周末要补作业,所以在一起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局。现在看,我觉得X这样的女生其实很适合我,但是刚和X在一起的时候,老实说我没有怎么喜欢她,也是在分手的时候复盘才觉得有很多对不起她的地方…扯远了,总之,和X分手的直观原因是疫情吧,有三四个月没见面,就这样分手了,不过更多的考虑是我们之间的可能性也不大了,她需要留学很多年。不过幸运的事,X最后留学成功了,虽然没有去当时我们商量着想去的漂亮国,但是新加坡国立也很不错!

分手之后,S来跟我八卦分手的原因,,然后就开始聊上了,这个时候S和她的前男友已经分手了很久,因为是老朋友所以聊的也比较嗨。还有可能因为都是兔子吃了窝边草(跟熟人谈恋爱,然后分手了之后再谈恋爱会很尴尬的意思),,甚至有一些共同话题。

说回S,S很漂亮,家庭也很好。以前的朋友圈都是在全球各地到处旅游,大三下学期忙着推免的事情,但是因为疫情整个宿舍就回来了我一个人,有时候我喜欢找人通电话说说话,S是其中最常聊的那一个。有一天,我的嘴瓢了,说如果我推免到北京了,咱俩就凑合着过吧。讲道理要不是当时在本科混的还不错,这话我应该是说不出口的,所以人还是要自信一点…但是现在,我也忘了她的反应了。在推免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以这个结果为目标,当时计算所确实是我权衡之后的最优解,于是,前置条件就达成了。(什么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啊?.jpg)

和她在一起的前一段时间我还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中,主要是在忏悔自己以前对X的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吃饭总AA、没有发过一条秀恩爱的动态之类的,但是X却教会了我怎样去谈恋爱,怎样对别人好。这些遗憾我都试着在和S的关系中弥补,我变得很大方,特别舍得花钱,但是遗憾的是因为是地下恋,一直没有发过秀恩爱的动态。

后来,又是那个经典的毕业季就是分手季的故事,即使我们以后可能会在一个城市生活也没有避免。本科毕业的暑假我去北京实习,她回北京准备在英国留学的课,刚来北京的我时常emo。一方面是在北京的生活和我想的很不一样,北京到处都是城乡结合部,尤其是科一招那边靠近北四环西路,建筑很破旧也不能拆,7平米大的地方居然可以住满四个人!还有的是在本科四年攒下来的那么多title和光环都要从零开始,有点失落。刚来北京的那段时间,她还会开车带我出去玩,也算是度过了一个不那么寂寞的暑假,但是感情其实已经明显降温了,我本身也老是想我和她的差距还很大(那种社会阶层方面的差距,虽然再过几年,这种差距可能就会消失,但是她等得起吗?是不是耽误了她呢?这样的烦恼我一直都有,但现在没有了,高老师和我说,我应该是与她这个人谈恋爱,而不是她背后的家庭谈恋爱,最后能不能结婚,是走到那儿再看的)。总之,九月份开学之后分手分得挺莫名其妙的,我甚至怀疑她是早有准备💢。然后,联系就变得少了,但我还是有一些以为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也许是来得太突然了,十月份,她去英国读一年水硕去了。

平安夜的那一天晚上,我不知道为啥脑抽了给她的微信头像P了一顶圣诞帽发了过去(自以为是啊兄弟们,大家不要学我),并附了一句”nothx!”。然后她和我说,她有男朋友了,舔🐶竟是我自己!当时我还在自习室,缓了好一阵子,从伤心到一点带愤怒再到释然,等我缓过来了才明白一段恋情的失意大概是有两次的,第一次是在分手的时候;第二次是在知道前任有新的男朋友了之后,这个时候才明白,一切都结束了。

朋友们,失恋了就要化悲愤为力量呀!成为一个比以前更好更好的人,大的还在后面!

这么写下来感觉也没啥大不了的,虽然有遗憾,但是还是有收获,S教会了我怎么打扮自己,我也因此培养了很多爱好。写这个回答最大的理由其实是想给当时一班的同学埋一个彩蛋 :D,突然发现当时班上的看起来完全没关系的两个人之间居然有这样的故事,不知道表情会是怎么样的呢!?但是很遗憾,故事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结尾和被大家知道。

记: 2022.4 本来都要忘记这个人了,今天被朋友喊到操场玩游戏问起这段经历,突然又陷进回忆,出神了好久

回忆流水账 我认识的那些人

时间要回到2017年那个热气氤氲的夏天,开学报道的那天早上。我爸驾车带着我和我的行李从东台一路开车到了南京的浦口区,大概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我清楚地记得在快到学校大概半个小时的公路上,一辆大卡车和小轿车就在我们前面不远的地方相撞,小轿车被撞的像被乱揉在一起的纸,我人生中第一次目睹了车祸。

下车后,丁宁(当时任我的小班主任的学长)给我办理了报道的手续,虽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对我来说充满了未知,但我的期待明显要更多一点。

丁宁是我的小班,也是当时院团支部的书记,给我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他那特别的官腔,在给我们开班会时信手拈来的官话,平时对我们也非常严厉,所以班上的大家对阿丁的印象其实并不太好。后来,丁宁推免去了电子科技大。顺带一提,阿丁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

苏晓东是我的另一个入党介绍人,时任当时学院科协的主席,与丁宁同是15届的学生,也就是说,当时我大一的时候他们是大三。在这些三年级的学长里有很多给了我很多帮助或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一并回忆了吧。苏晓东是一个印象里深刻的老干部形象,一年级我泡在实验室的时候他曾给我下过驱逐令,不过我也没有理会(这么说显的有点不尊敬他,但毕竟那里本来就没有很多人去,空下的位子很多,后来他推免去了东南大学。

15届的学长里,我最尊敬也是对我帮助最大的是陈宇明学长,帮我很好的掌握了计算机网络与Web的很多内容,二年级的时候我从他手中接手过深藏功与名的mars工作室与南工在线。

我的宿舍在亚青村25栋341室,是一个四人间,而我的床位是进门之后的右手边,没错,我是第一个到宿舍的,在这之后的每一次开学,我都是第一个到宿舍的。

关于亚青村:之前在南京举办亚运会的时候给运动员们住的宿舍,所以各项配置都很不错算是学校里最好的宿舍了!不出意外也是我的求学生涯住的配置最好的宿舍了,为此毕业之后适应科一招和雁栖湖的宿舍也是花了我好一段时间。

亚青村的桌面

说到我的三个舍友,姑且按照到达宿舍的顺序来介绍吧。沈海军是江苏无锡人,一米六几的身高,抽烟喝酒烫头纹身样样都有,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怕他揍我💦,大学的四年生活中,羽毛球拿过校赛的冠军,摄影技术也很好,评比校年度人物的时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现在用的一些大头照也是毕业的时候用他的佳能相机拍摄的;王洪飞来自安徽合肥,但是在江苏上的学,刚认识洪飞的前一两年,他的日子过的总是很拮据,当然我也是哈哈,后来跟着沈海军学会了抽烟喝酒和烫头,但是在他读书的期间仍然换了好几个女朋友,喜欢玩DNF,经常在宿舍看旭旭宝宝的直播,记得有一次直播间抽奖他中了1000块钱,刚认识王哥的时候他是那种很normal的刘海发型,后来RNG夺冠之后他把头发都剃光了,等头发长出来之后烫了头发,毕业的时候就一直保持着烫头的造型;最后一个到宿舍的是田子杨,北京昌平人,不知道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杨哥毕业了没有,是的,每年专业都会有几个因为挂科延毕的学生,杨哥就是我们那届的辣个男人,平时就呆在宿舍里玩游戏与看直播,大三和大四玩了两年的CF。

二年级的寒假,我泡在实验室里写着我的verilog的程序,调试着折磨了我好几天的VGA驱动,现在想来我真是可怜。创新实验室里的几位学长架起了各种锅碗瓢盆看着电视节目,吃起了火锅,这时候我惊奇的发现和我一届的一位女同学,余某居然和大整整两届的苏晓东成了男女朋友关系,至少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四年级,而现在我也在好奇他们是否还在坚持这段感情,但可惜我和他们其中任何一位都不太熟悉。顺带一提,当晚的火锅我一口都没有吃,一直在写我那该死的程序,后来我深感verilog学习之苦,在Github上开了一个仓库来收集FPGA学习的资料,不知不觉收获了不少的关注。

<余某入党的故事>

第二天早上,我收拾好行李,大声叫醒了正在床上熟睡的沈、田、飞进行了兴许是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的告别,然后就匆匆踏上了去北京的行程。在这四年的生活里,每一个假期我都是宿舍里走的最晚的那一个,没想到在最后分开的时候,我却是最早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