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MPSoc移植带串口终端的Ubuntu 16.04

为接下来要尝试基于 Tengine 完成 CPU Fallback 的工作,在组里的 ZCU 102 开发板上进行了 NVDLA 的移植。本来以为这个过程会很顺利,没想到还是因为各种问题还是花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这篇文章记述了部分关于 ZCU102 rev1.1 板卡的坑点,以及利用chroot基于Ubuntu Base Rootfs来订制 aarch64 ubuntu 的文件系统流程。

ZCU 102 rev 1.1 DDR 配置修改

将 NVDLA 的 RTL 裁剪并打包成 IP,在 Vivado 中完成 BlockDesign 设计,与之前的文章里是一样的,但是笔者使用的 Vivado 版本是 Vivado 2019.1,在软件内自带的板卡文件里 ZCU 102 的 rev 是 1.0,两者的区别在 Xilinx 的官方文档里有记录:

image-20210725125249589

要把载入板卡文件之后的 DDR 的参数进行如图所示的修改,否则在 SDK 里连 DDR 的 Memory Test 都过不去,更不提跑 sanity 了。

Petalinux 为什么不行

Petalinux 生成 BOOT.BIN 和 image.ub 的流程与之前的文章里讲述的是一样的,值得注意的是原来官方提供的预构件的 runtime 有基于 arm64 编译,可以直接在 petalinux 上运行,不需要我们重新编译。

由于 ZCU102 是官方的开发板,我们在 petalinux 的配置页面:

1
petalinux-config --get-hw-description=./

选中DTG settings–>(template) MACHINE NAME, enter进入修改为开发板版本,改成zcu102-rev1.0,这个时候会自动的去导入官方写好的设备树,此时以太网、DP显示器之类的外设都会挂载上来。

如果不这样做,除非自己在设备树里加上这些节点,否则在系统启动之后会没有以太网的连接。

本来,在 petalinux 进行 rootfs 订制的时候可以添加一些常用的工具,像是 ssh、gcc、g++,make,都可以提前安装好,但是因为其没有包管理工具,导致在工作的时候仍然会碰到很多工具的缺失,于是还是狠下心来换成了 Ubuntu。

和之前文章里的Ubuntu有什么区别?

这次烧写的根文件系统是基于 ubuntu-base 更改的,可以在ubuntu的官网下载。而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为 ZYNQ 7000 替换的 ubuntu 的根文件系统是 ubuntu-16.04.2-minimal-armhf-2017-06-18。一个是针对 arm64 的、一个是针对 32位操作系统的。

虽然,在64位的处理器上可以运行32位的操作系统,但是运行nvdla的runtime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我漫长的debug,好像是因为做虚拟内存映射的时候32位的地址不够用导致mmap错误 :(

于是,我舍弃了这个32位的操作系统,换成了 arm64 的,这个过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因为如果和原来的教程一样直接解压缩,基于ubuntu-base的操作系统会把默认终端开到DP显示器上,这意味着需要外接一个显示器与键盘才可以工作,这无疑是很麻烦的,所以本文需要把默认的终端替换到串口上。

此外,基于ubuntu-base的操作系统,没有默认的用户和密码,需要我们在替换之前提前添加进来。

本文都应该在ubuntu的环境下运行。

针对 Aarch64 的 Ubuntu Rootfs 制作

1. 下载、解压 rootfs

1
2
3
4
5
6
7
8
mkdir ~/rootfs && cd ~/rootfs
wget http://cdimage.ubuntu.com/ubuntu-base/releases/16.04.1/release/ubuntu-base-16.04.2-base-arm64.tar.gz
mkdir ubuntu-rootfs
tar -xvf ubuntu-base-16.04.2-base-arm64.tar.gz -C ubuntu-rootfs
cd ubuntu-rootfs
ls
bin dev home media opt root sbin srv system usr
boot etc lib mnt proc run snap sys tmp var

2 安装qemu-user-static

1
2
3
apt-get install qemu-user-static
cp /usr/bin/qemu-aarch64-static usr/bin
cp -b /etc/resolv.conf etc/

3.启动 chroot

1
2
cd ../
vi ch-mount.sh

在 ch-mount.sh 里填入如下脚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bin/bash
#
function mnt() {
echo "MOUNTING"
sudo mount -t proc /proc ${2}proc
sudo mount -t sysfs /sys ${2}sys
sudo mount -o bind /dev ${2}dev
sudo mount -o bind /dev/pts ${2}dev/pts
sudo chroot ${2}
}
function umnt() {
echo "UNMOUNTING"
sudo umount ${2}proc
sudo umount ${2}sys
sudo umount ${2}dev/pts
sudo umount ${2}dev
}
if [ "$1" == "-m" ] && [ -n "$2" ] ;
then
mnt $1 $2
elif [ "$1" == "-u" ] && [ -n "$2" ];
then
umnt $1 $2
else
echo ""
echo "Either 1'st, 2'nd or both parameters were missing"
echo ""
echo "1'st parameter can be one of these: -m(mount) OR -u(umount)"
echo "2'nd parameter is the full path of rootfs directory(with trailing '/')"
echo ""
echo "For example: ch-mount -m /media/sdcard/"
echo ""
echo 1st parameter : ${1}
echo 2nd parameter : ${2}
fi

通过ch-mount.sh脚本chroot到arm64的文件系统下

1
./ch-mount.sh -m ubuntu-rootfs/

这里注意,因为脚本里写的是字符串拼接,所以命令最后的/不能少

这样,就可以随便操作rootfs了。

4. Rootfs 定制

首先,可以安装一些软件

1
2
3
4
5
6
7
8
9
apt update -y && apt upgrade -y && apt-get -y install \
language-pack-en-base \
sudo \
ssh \
net-tools \
network-manager \
iputils-ping \
rsyslog \
bash-completion

添加用户,账户名为 ubuntu、密码也为 ubuntu

1
2
useradd -s '/bin/bash' -m -G adm,sudo ubuntu
echo ubuntu:ubuntu | chpasswd

设置主机名

1
echo 'ubuntu.zcu102' > /etc/hostname

其次,还要更新host,否则本地主机名无法解析会导致sudo等一些命令出现问题

1
echo '127.0.0.1 ubuntu.zcu102' >> /etc/hosts

配置默认的shell为串口:

在/etc/init/下,添加一个新文件,名叫ttyS0.conf

1
2
3
4
start on stopped rc or RUNLEVEL=[12345]
stop on RUNLEVEL [!12345]
respawn
exec /sbin/getty -L 115200 ttyPS0 vt102

其中,ttyPS0根据机器不同而不同,在ZCU102上,UART0对应的就是 ttyPS0、UART1对应的是 ttyPS1。

制作完成之后,退出,取消挂载,并打包:

1
2
3
exit
./ch-mount.sh -u ubuntu-rootfs/
tar zcvf ubuntu-rootfs.tar.gz -C ubuntu-rootfs/ .

这样打包可以取消顶层文件夹,否则打包出来最外层会有一个ubuntu-rootfs的文件夹。

最后,解压缩到 rootfs 中:

1
sudp tar xvfp ubuntu-rootfs.tar.gz -C /media/ubuntu/rootfs/

大功告成啦!

基于Tengine的开源加速器工具链 ChinaDA 6th 2021 会议报告:EDA、专用处理器与新型架构设计技术

Comments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